情志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? • How Does Emotion Affect Our Health?

据《中国报》刊登于2014年7月27日,“(海牙27日法新电)遭击落的马航MH17航班夺走另一条认命”,当中指出一名来自荷兰市镇罗登93岁的老人,名巴姆,因失去其女儿艾拉、女婿波普和外孙默里尔和马克,于空难事发后5日极度伤心而逝世。

 

据《星洲日报》刊登于2018年11月3日,“(中国·南京3日讯)‘生气’教女做功课·南京妈妈中风入院”,当中指出一名33岁母亲因督促女儿做功课,一怒之下大声训斥,其间发现自己口舌不灵活,写字速度亦放慢,字形扭曲,但未给予重视,并于隔数日后,因情况加重而就医,经系统检查,诊断为脑血管梗塞。

 

正所谓:“七情六欲,人皆有之”,我们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,鼻子闻一闻,耳朵听一听周遭的人事物,都会唤起自己的情绪,并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表现出来,对外界反应自己的感受与发泄。

 

 那情志的改变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?

 

从中医里了解情志

情志,亦称为七情,即、悲、,为七种情志活动变化。情志活动,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不同反应表现,属于精神活动范畴。于正常情况下,这七种情志变化,不会对人体功能造成影响,也不会导致疾病;但如果七情的表现太过,则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功能,严重者导致疾病。例如强烈的精神刺激、突然的精神创伤、或长期持久的情绪不畅等,超过了人体自行调节的范围,会导致身体气血紊乱、脏腑失调、阴阳失衡,进而导致疾病。

 

根据《素问 – 阴阳应象大论》记载,“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”,“心在志为喜”、“肝在志为怒”、“脾在志为思”、“肺在志为忧”与“肾在志为恐”。这段记载表示,七情的表现与产生分别与人体五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,这也意味着七情需要依靠五脏的精气为基础物质。即一般认为,喜属心、怒属肝、思属脾、悲与忧属肺、恐与惊属肾。

 

同时,不同的情志改变,伤害不同的内脏,即《黄帝内经》记载,“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……惊则气乱……思则气结”。

 

这段记载指出,大怒使肝气横逆上冲,甚则血随气逆,气血并走上头,造成昏厥,即如上述星洲日报报道;过度喜笑导致心气缓散,造成精神无法集中,甚则心气缓散不收,即如过年过节,常有人因高兴过度导致心脏病暴发;过度悲哀导致意志消沉,甚则耗伤肺气,即如上述中国报报道;过度恐惧导致肾气不固,大小便失调,即常言道:“吓得屁滚尿流”;忽然受惊导致心无所依,甚则精神错乱;思虑过度损伤脾胃,导致体内气机阻郁结,影响身体正常功能运作,常见于生活压力大、工作紧张之人。

 

因此,每当愤怒、忧思、焦虑、悲伤、恐惧等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无法充分发泄时,便有害于健康,甚则导致疾病。

 

再看一看西医对情志的见解

据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,罗琳 · 麦克克拉提博士发现,像爱、满足感、感激等正面情志会促进催产素的分泌。催产素又称“信任信号”,为脑部下视丘自然分泌的激素,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与脑部其他主管情绪和社会活动区的活动,进而放松神经系统,疏解压力。

 

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发现,坠入爱河能使人的神经生长因子于一年以内保持在增高状态,此类激素物质有助于脑细胞成长,刺激神经系统修复并增强记忆力。同时,开怀大笑能减轻心理压力,保护血管内壁,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再者,动情痛哭伴随着情绪压抑者,体内激素与神经传递素分泌会增高,有利于排除体内压抑的化学成分。

 

此外,通过研究也证实,当人处于悲观、沮丧和冷漠时,身体内调节人体对疼痛感知能力的复合胺与多巴胺会降低。这也解析为何有沮丧倾向之患者当中,有45%之人对种种疼痛有不适应感的原因。

 

同时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亦发现,倘若长期情志处于慢性抑郁,容易导致血液中葡萄糖与脂肪酸升高,大大提高患糖尿病与心脏病的风险。除此之外,长期的生活压力容易升高胆固醇水平,日久导致心血管疾病。

 

如何通过调整情绪保持身体健康

各种使人感觉愉悦的心情,如坠入爱河、心怀感激、开怀大笑、生活幸福感等,属于“喜”的情绪,与心脏有关。中医理论常说:“心主血藏神”、“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”,每当情绪过度与不及都会首先影响心。因此,保持心情平和愉悦、心气充盈,有助于体内五脏六腑正常运作,利于健康。

 

除此之外,在控制负面情绪,要先戒除“发怒”,并尝试以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。怒为情志致病的罪魁祸首,不但伤肝脏,亦伤及心脏、脾胃与脑部等,甚则还会导致各种疾病。因此,要学会调节自我情绪,看透外界情志刺激来源,以保持心态平和稳定。

 

此外,要学习转移负面情绪,更换自己对某些东西的角度与看法,以积极的心态观看事情,并通过适当的管道发泄负面情绪,如跑步、唱歌、找朋友聊天、画画、瑜伽、游泳等活动,皆有益于调节情绪。

 

同时,适当的感伤与哭泣,有助于宣泄心中的悲伤与负面情绪,许多人常在哭泣之后,感觉身体放松,情感得到释放,精神亦得到解脱。

 

中医师温馨提醒

于20世纪70年代,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(WHO)对保健定义:“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,还要有完整的生理、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”,即健康就是身、心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和谐。因此,从生理上,应多注意适量的身体锻炼与合理并规律的饮食;从心理上,多注意自己内心的各种负面情绪,并及时警醒自己进行适当的抒发,进而陶冶情操,开阔心胸,避免长时间处于压力的状态;同时,从社会上,应提高自己应变能力,让自己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变化,以确保生理、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。